【办学历程】
学校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,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。学校始建于1951年4月。1999年,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开始高职招生。2000年6月,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,原淮南工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、淮南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、淮南煤炭体育运动学校,合并成立传奇体育。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。2023年学校入选安徽省“双高计划”学校建设单位。2024年学校荣获安徽省首批技能特色培育院校。
【办学基础】
办学地址:学校位于享有“豆腐故里”“楚风汉韵”美誉的“能源之都”安徽淮南。现有洞山、春申湖、九龙岗三个校区。
办学规模:学校现有本专科生和技工技师学生23000人,其中本科200人、专科13500人、技工技师8600人、中专700人。
校园环境:学校具有浓厚的教育文化氛围,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占地约1200亩,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。
教学机构:学校设有能源工程学院、机电工程学院、智能与电气工程学院、工程管理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、人文教育学院、医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培训学院(继续教育学院)和技师学院等十个教学单位。
专业设置:学校立足能源行业,兼顾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,组建了服务能源产业和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的安全技术与管理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建筑工程技术、电子商务、物联网应用技术、护理六大专业群,开设覆盖交通运输、电子与信息、医药卫生、财经商贸、教育与体育等11个专业大类42个专科专业,其中国家级高水平专业5个、省级高水平专业21个。
师资队伍: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,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00余人。博士(含在读)9人。拥有国家优秀教师1人、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、省级教学团队26个、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、省级优秀教师4人、省级教学名师(教坛新秀)40人。学校还聘请了200多名行业、企业高级技术专家、技术大拿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。
本科教育:学校大力发展本科教育,与安徽理工大学联合开展护理学专业专升本教育,与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师范大学、安徽财经大学、蚌埠医学院、安徽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机电一体化、学前教育、会计、电子商务、护理学、艺术设计等14个专业专升本自学助考。
实验实训:学校建有校内实习厂1个、安全教育警示馆1个、校内实训室160余间。拥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“职业教育实训基地”、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、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、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、4个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培育库。通过安徽能源职教集团、学徒制、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方式建有2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。
就业创业:学校是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,多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%以上,位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。2024年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一等奖1项,在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省级决赛中首次获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。2025年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安徽赛区中荣获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各1项,成功入围国赛。
【办学特色】
坚持需求为要,构建职普融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。学校立足资源优势,着眼社会需求,设有传奇体育、安徽理工技师学院、淮南职业技术学校三个办学主体,形成以高职、技工为主体,本科、中职、继续教育、国际教育等为补充的多层次、多形式,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有序衔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,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同时具备中职、技工技师、高职、本科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,为学生多样化成长成才提供了更便捷路径。
坚持助力发展,探索“四链联动”高质量产教融合模式。积极发挥企业办学优势,探索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、创新链“四链”联动促发展模式。牵头组建了省级智慧矿山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、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域产教联合体、电动车电池县域产教融合体,形成了“行业共同体—市域联合体—县域融合体”三位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生态。建有煤矿安全与智能开采、海尔智能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奇瑞汽车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无人机工程、智能建造等校级产业学院6个,实施校企共建、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。校企协同开展技术积累与创新,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。
坚持育训并重,打造人才赋能全类别职业培训基地。学校切实履行职业教育法定职责,积极打造淮职培训特色品牌,大力开展管理能力及党性培训、安全资格及能力培训、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、学历提升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,年培训人数6万余人次,省内高校名列前茅。获评人社部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(全国2551所技工院校仅有44所入。,荣获安徽省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,挂牌淮河能源工匠学院、淮南工匠学院建设点、安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工匠学院建设点,成为淮南市地方企事业单位终身职业教育基地。职业技能认定机构连续四年获评“五星级”社评组织。
坚持德技并修,构建“三全育人”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。学校秉承“修德立身 强技立业”的校训,弘扬“和谐奋进务实创新”的校风、“厚德博学敬业爱生”的教风、“勤学苦练善思笃行”的学风,统筹实施育人质量提升工程,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逐步完善。学校成为省、市级文明校园,获批安徽省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试点学校、安徽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。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60多项,其中国家级一等奖 1个、二等奖2个、三等奖2个,省级一等奖42项。
坚持安全为重,筑牢“三大体系”全方位校园风险屏障。全面塑造“大安全”,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,牢固树立“管业务必须管安全”意识,执行中层干部会“安全第一议题”制度和全员安全岗位责任制。制定《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办法》,实施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责任到人的“网格化管理”模式。成立学生安全自治组织委员会,班级设立安全委员,宿舍设立安全员,提升学生安全自主管理能力。综合抓好“大防控”,建立“1+1+1+(1)+N”综合风险防控体系。系统落实“大监督”,始终把廉洁从业放在重中之重,对照“主动、主体、主责、主抓”开展监督和自我监督,严格按照“第一时间”原则落实问题整改。
【办学定位】
专业建设实现“一特三优”:做特做强能源类专业,做优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类、高端装备制造类、医药卫生类专业。
学校服务实施“二为方针”:为能源行业服务,为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。
学校职能确立“双轮两翼”: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为双轮,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为两翼。
学校发展达到“两个提升”:提升办学水平——“双高计划”学:腿胖始脊ぴ盒=ㄉ,提升办学层次——职教本科。
【办学成效】
经过70多年的发展建设,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。学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高等职业院校、安徽省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院校、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、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、教育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“一校一品”单位等。学校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、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等;荣获“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”“安徽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”等多项荣誉。
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高。入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安徽10强院校。入选中部和东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卓越50强。在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(2024)中位列全国第44位。在中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院校名单(2024)中位列安徽省第4位、全国第174位。
2011年11月11日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同志在视察学校时指出:“现在我们国家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,办这样的学:苡刑厣,很适合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,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”。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,原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、副省长谢广祥、王翠凤,安徽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长钱三雄,原安徽省教育厅厅长赵振华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,历任淮南市委书记、市长等领导先后到学校视察,对我校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2025年5月10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随机走访了学校,并在5月12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对我:献靼煅、学科建设、毕业生就业等情况进行了点评和肯定。安徽省政府《每日要情》刊载学校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显成效。新华社《高管信息·安徽》报道了学校“四链融通”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。
(更新时间:2025年6月)